不存門第之見只為合理配方
——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施楣梧博士談阻燃纖維發展方向
生意社7月16日訊 圍繞首屆紡織科技新見解學術沙龍,“阻燃纖維的上下求索”系列報道對當前國內阻燃行業頗具代表的幾類纖維進行了詳細解讀,在本次專題接近尾聲的時候,記者將分兩期請國內該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為行業、企業未來的發展出謀劃策。
嘉賓: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教授級高工:施楣梧博士
“目前,我國阻燃纖維的發展應該說是處于的時期,隨著社會對阻燃紡織品需求的增長,這種發展還將繼續呈上升態勢。”在談及國內阻燃纖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時,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教授級高工施楣梧博士字字鏗鏘、信心十足。作為本次學術沙龍的發起人之一,施楣梧博士從行業的發展高度全視角解讀了國內阻燃領域發展的現狀、亟須解決的問題、未來的發展模式,并為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競爭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國產阻燃面料已達國際水平
主持人:我國阻燃纖維的發展現狀如何?在性能與價位上是否有優勢?
施楣梧:在前幾年中國工程院《高性能纖維及其制品發展戰略研究》項目和幾個863項目的帶動下,我國的阻燃纖維與其他高性能纖維一樣,得到了快速發展。包括間位芳綸、芳砜綸、聚芳噁二唑纖維、高強阻燃維綸、聚酰亞胺纖維及聚四氟乙烯纖維等,這些纖維有的達到了成熟的工業化生產,有的開始進入工業化生產。
在國產本質阻燃纖維基本成熟的前提下,我國阻燃防護服標準將面料阻燃性能分為A、B、C三個等級,其中對A級提出了熱防護系數要求,以及50次水洗的耐洗要求。這種高等級的阻燃防護服只能由本質阻燃纖維來承擔。
對于改性阻燃纖維而言,近幾年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代表性的是高強阻燃維綸的研制成功及進入工業化生產,其強度達到7.0~7.5cN/dtex,顯著提高了阻燃紡織品的強度。有了高強阻燃且成本不高的纖維,就可以與強度較低但舒適性、染色性好的阻燃粘膠纖維等混配,終實現阻燃、高強、舒適、外觀和價位的平衡,適應更加廣闊的市場需求。